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瑾慧 羅慶輝)物理,是茫茫混沌中開天辟地的盤古大神,在人們探尋知識的漫漫長路中照亮了第一縷曙光,更是馬拉松賽道上新畫的起跑線,通向新的道路,延伸新的希望。格物致知,于萬物之中探尋真理,物理,本就是一門浪漫的學科。
為貫徹落實主題教育精神,激發同學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提升對藝術和科學知識的鑒賞能力,物理學院舉辦了首屆“物”彩繽紛物理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5月27日上午,物理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曹則賢以“情感的動力學”為主題,在南校區辦公樓210報告廳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物理報告講座,引導本科生將生活中的情感與科學真理緊密相連,在興趣中學習物理,學好物理,讓人格與知識一同成長。物理學院相關負責人和200余名本科生參加,報告會由物理學院黨委書記黃軍榮主持。
報告會上,曹則賢以女科學家埃米莉·杜·查特萊特因無法勸阻其愛人在戰爭中使用氯氣而自盡的故事引發了大家對情感與物理之間聯系的思考,讓在座師生既感受到了物理的感性之處。人的魅力來自哪里?異性電荷相吸、粒子自旋特性、電子動起來帶電“拉風”等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產生了對物理的興趣。隨后,他還通過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等被大家熟知的故事敘述引力的真理。“人情即物理”“萬物一理!人類的現象,說到底不過就是物理體系的行為”“不要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去改變我們的價值準則”,曹則賢用科學幫助大家去看感情的問題,真誠地寄語在場的同學們,沒有一味講述著冰冷的物理公式,曹則賢賦予了物理生命力,將知識化作對同學成長的啟迪,如春雨綿綿,滋潤了同學們的心靈,帶領大家共同欣賞“物之美”。
在交流環節,曹則賢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耐心地一一解答。2022級物理菁英班本科生胡釗源提問到:“請問您是怎么將物理與情感聯系在一起的呢,又是什么啟發您這么做的呢?”曹則賢耐心解答到,“物理的英文單詞是什么?Physics,這個單詞還有身體與自然的意思,與Nature同義,物理就是什么都學,什么都探尋”,同時曹則賢還談到自己寫書的本意,“我寫書,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門學科,是多年學習物理的總結,沒有刻意的目的”,字字句句間無一不透露出曹老師對物理本身的熱愛。
伴隨著現場雷動的掌聲,報告會圓滿結束。黃軍榮代表師生對曹則賢老師的精彩報告予以感謝,他指出,當前學校正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曹老師的報告讓我們感受到了科學與藝術合奏的震撼,生動詮釋了物理之美。在這個人格與知識應當共同提升的年紀,作為新時代的西電學生,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不斷完善自我品質、提升實踐技能,于和諧的大環境中追求物質的真理,發揚西電的優良精神,為社會獻出西電學生的一份力量。
報告人簡介:
曹則賢, 1987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1997年在德國獲物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著有《物理學咬文嚼字》,《至美無相》,Thin Film Growth,《一念非凡:科學巨擘是怎樣煉成的》,《驚艷一擊: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磅礴為一:通才型學者的風范》,《量子力學-少年版》,《相對論-少年版》,《云端腳下:從一元二次方程到規范場論》,《軍事物理學》,《哲人思》,《黑體輻射》等書。曾受邀參加央視撒貝寧主持的《加油!向未來》、竇文濤主持的《圓桌派》等節目。2019年-2022年開辦過跨年科學演講,同時不定期開設“曹老師的明星物理課堂”,擁有500多萬粉絲。